臺灣在舊石器時代晚期(約50,000年前~10,000年前)已有人類居住。
新石器時代(始於紀元前5,000年)以後的史前文化普遍認為屬於南島語系民族。
主要的文化有舊石器時代的臺東長濱文化、苗栗網形文化、臺南左鎮人以及新石器時代的大坌坑文化、臺北圓山文化、營埔文化、臺東卑南文化、臺北十三行文化。
10世紀時,宋朝的漢人開始在澎湖群島開墾。17世紀起,中臺灣的原住民族曾出現一個跨部落王國,後世所稱:「大肚王國」,這也是臺灣歷史記錄上最早出現的政權。
該王國在1644年荷蘭人武力入侵後降服,直到1662年荷蘭人離開臺灣為止,大肚王國都維持半獨立狀態。大肚王國歸順荷蘭,但從未歸順明鄭王朝。
1661年明鄭政權統治臺灣後,派遣鄭軍分赴各地屯墾,侵害到原住民族的活動空間,導致明鄭王朝和大肚王國發生數次武裝衝突。1683年明鄭滅亡。
雍正九年(1731年),發生大甲西社抗清事件,翌年遭鎮壓,各族人遷往埔里(南投縣北部)一帶,大肚王國終告瓦解。
·荷蘭統治時期:1624年登陸大員(臺南安平)~1662年被明鄭驅逐,共38年。
(荷蘭所侵佔建立的殖民王國,是臺灣歷史上第一個有系統統治的政權。佔領目的是作為對明朝、日本、朝鮮半島與南洋貿易據點的樞紐)
·西班牙統治時期:1626年從三貂角登陸~1642年被荷蘭驅逐而退出臺灣,共16年。
·1661年,鄭成功領導鄭軍圍攻熱蘭遮城,佔領臺灣,1662年2月荷蘭人投降,結束對臺灣38年的統治(1624~1662)。
·鄭氏治理時期從1662年鄭成功領兵渡海打敗荷蘭東印度公司軍隊起,經鄭氏三代統治南臺灣至1683年降清為止,統治時間前後共22年(1662~1683)
(賡續的戰役迫使荷蘭東印度公司臺灣長官揆於1662年2月1日,簽字投降,自此臺南一帶歸為明鄭治理,建立了臺灣歷史上第一個漢人政權)
·英國東印度公司曾與鄭氏政權簽訂通商條約,允許英國在臺設立商館,當時英國人稱其為「臺灣王國」或「福爾摩沙王國」。
·清治時期始於清朝將領施琅於1683年攻佔臺灣,至1895年甲午戰爭後割讓給日本,雖從未完整統治全臺灣,但名義上統治臺灣主要區域的時間合計212年(1683~1895)。
清治前期(1683~1858)
·1684年4月,臺灣納入大清版圖,由福建省臺灣府管轄。
清治後期(1858~1895)
·臺灣建立臺灣民主國對抗日本,以藍地黃虎的「黃虎旗」當作國旗,唐景崧就任臨時大總統,劉永福任大將軍。
日軍為接收臺灣,提前於1895年5月29日登陸澳底(新北市貢寮區三貂角附近),後遭遇臺灣民主國正規軍(五營棟軍,廿營粵勇)和義軍抵抗暴發乙未戰爭(1895年5月29日-11月18日),
臺灣民主國因武器落後和後援不繼而讓日本帝國武力佔領臺灣成功。
始政時期(1895~1918)
日治時期自1895年6月17日臺灣總督於臺北城舉行「始政式」起,至1945年9月2日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投降,約50年。
日本接收臺灣前,臺灣本地官員士抗拒割讓日本,成立臺灣民主國,年號永清,推舉臺灣巡撫唐景崧為總統,抵抗日本軍隊的接收,結果日軍甫登陸唐景崧逃至廈門,之後3個月,民主國軍和日軍發生不少規模不小的血戰,爆發乙未戰爭。
內地延長主義時期(1918~1937)
1920年代開始,隨著日本進入「大正民主」時代,及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民族自決」主張的影響,
臺灣的知識分子也展開一連串要求自治與制度改革的運動,結合勞工運動,並向民間廣為宣傳,如臺灣文化協會、臺灣民眾黨等,但到了後期,因為左、右兩派的分裂,及日本政府加強壓制而逐漸消沉。
隨著社會人口增加,公學校普及現代衛生環境建立與觀念養成等重大民生改革,進而舉行了臺灣首次選舉。
皇民化運動時期(1937~1945)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1937年起),日本推行皇民化運動第一階段是1936年底到1940年的「國民精神總動員」,成立「町內會」、「部落會」組織管理人民。
第二階段是1941年到1945年的「皇民奉公運動時期」,「鼓勵」臺灣人說日語並推行日式教育,改日本姓名,穿日本服飾,奉祀傳統日本信仰神道,全盤接受日化生活。
戰後初期
1945年8月14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於9月2日簽署《降伏文書》。最高統帥麥克阿瑟元帥發佈軍事命令《一般命令第一號》第1條規定:「在中國(滿洲除外)、臺灣,
及北緯16度以北的法屬印度支那(今越南北部和寮國)境內的日軍高階司令官,及所有陸、海、空軍及附屬部隊,應向蔣介石將軍投降」,蔣中正委派陳儀於10月25日到臺灣接受在臺日軍的投降,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代表同盟國接管臺灣。
戒嚴時代
臺灣省警備總司令部於1949年5月20日公布《臺灣省戒嚴令》穩固政權、防止中國共產黨滲透,展開長期的戒嚴,稱為白色恐怖時期。
中華民國政府在臺灣一方面運用美援,推行經濟變革,穩定農業,扶植工業及中小企業;一方面透過前述兩項法令,配合黨、政府、軍隊的結合掌控,持續政治與社會上的強勢控制,鞏固一黨威權體制,壓制許多反對言論或行動。
1951年9月4日至8日,日本與二戰同盟國代表共49國簽訂《舊金山和約》,於1952年4月28日生效。該條約明文日本放棄臺灣主權,但無交代臺灣主權交予之對象,因而成為現今台灣主權未定論的主要依據。
1971年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將「蔣介石的代表」─中華民國政府逐出聯合國,此後兩蔣堅持漢賊不兩立,陸續與各國斷交。1979年1月1日,中華民國政府與美國斷交,對外交處境造成衝擊。
臺灣的黨外團體開始透過私下發行的政論雜誌,對國民黨執政的政府進行抗爭,要求全面落實民主政治與言論自由。
·1990年代臺灣進一步落實自由民主與政治改革,街頭抗爭成為臺灣日後自由民主社會的常見現象。李登輝於1990年第一屆國民大會第七次會議總統選舉當選後,仍持續推動民主化與臺灣本土化政
策,在任內陸續推動六次修憲。
·1992年11月,中國大陸的海峽兩岸關係協會與台灣的海峽交流基金會商談如何表明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態度問題所達成的以口頭方式表達的「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共識,後人稱為「九二共識」。
之後決定在1996年舉行首次總統直選。1995年3月,全民健保正式實施,臺灣福利制度的完善初見端倪。
·2001年1月1日,廈門與金馬小三通實施,展開兩岸小規模正式通商、通航和通郵。同年以「臺澎金馬個別關稅領域」名義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
·2002年8月,時任總統陳水扁公開表示中華民國(R.O.C.)與中華人民共和國(P.R.C.)的關係是「一邊一國」,引發北京當局反彈。
·2010年12月25日,五都升格正式實施,乃1950年以來臺灣地方制度的最大變革。其後,桃園縣於2011年被賦予「準直轄市」地位,2014年底正式升格為直轄市,為臺灣第六都。
荷西時期
·1624年,於「一鯤鯓」(今臺南安平)築其行政中心「熱蘭遮城」(今安平古堡)
明鄭時期
·康熙帝於1684年設立「臺灣府」與三縣(臺灣、諸羅、鳳山),歸福建省管轄。
清治時期
·1719年,施世榜在二水一帶興建水圳,引濁水溪灌溉,人稱施厝圳或八堡圳,為早期台灣最大水利工程。
·1721年的朱一貴事件、1786年的林爽文事件、以及1862同治年間的戴潮春事件,被稱為清朝統治下臺灣的三大「叛亂案」。
·1784年設鹿港為新港口,鹿港成為台灣中北部的政治、文化、經濟的重鎮,與其他兩大貿易港合稱「一府(臺南)二鹿(鹿港)三艋舺(萬華)」。
·1840年至1842年,第一次鴉片戰爭,自1841年9月英國艦隊數度出現臺灣外海,試圖佔領北部基隆港與西海岸中部梧棲港,這是帝國主義列強對臺灣第一次武裝入侵的行動。
·1856到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1860年,清廷被迫簽訂多項不平等條約,開放部分臺灣港口(雞籠、淡水、安平、打狗)對外通商。
·1874年,日本以八瑤灣事件為由出兵恆春半島,即「牡丹社事件」
·1884年,清廷與法國因越南爆發中法戰爭,法國軍隊出兵澎湖群島及臺灣北部,劉銘傳被清廷派往臺灣。劉銘傳在臺灣時多次擊敗法軍登臺的計劃,在滬尾大捷中最終使法軍放棄登臺。
·1885年,清廷將臺灣從福建分離出來升格設立臺灣省,並由劉銘傳出任臺灣首任巡撫。
·1889年彰化地區因為清田賦問題而爆發「公道大王」施九緞事件。因劉銘傳的新政沒有考慮到臺灣本身財政負擔的問題,導致臺灣財政負擔大幅增加,清朝官員貪污頻繁,以及人民的反抗。
·1894年,爆發甲午戰爭,清廷在甲午戰爭的失敗,加上日軍1895年3月先佔領澎湖,迫使清廷簽訂馬關條約將臺灣和澎湖之主權割讓給了當時積極向外擴展勢力的日本帝國。梁啓超及康有為等
人發起上書抗議清廷割讓臺灣之舉,然清廷不為所動;臺灣建立臺灣民主國對抗日本,以藍地黃虎的「黃虎旗」當作國旗,以唐景崧就任臨時大總統,劉永福任大將軍。日軍為接收臺灣,於未
完成台灣授受手續下,提前於1895年5月29日登陸澳底(新北市貢寮區三貂角附近),後遭遇臺灣民主國正規軍和義軍抵抗暴發乙未戰爭(1895年5月29日-11月18日),臺灣因武器落後和後援不繼
而讓日本帝國武力佔領臺灣成功。
日治時期
·1895年5月29日-11月18日,民主國軍和日軍發生不少血戰,並造成14,000名臺灣兵戰死,史稱「乙未戰爭」,同時也是臺灣史上最大的一場戰爭。
乙未戰爭是發生在臺灣上,戰鬥地域最廣、時間最長、參與人數最多、死傷嚴重、規模最大的一次戰爭,當時幾乎是全民參與,戰事持續總時間約5個月。
戰後時期
·戰後初期,當時臺灣的行政長官公署施政錯誤、官員違法斂財嚴重,造成大量民眾失業、藉由專賣局與貿易局壟斷臺灣經濟命脈、掏空民生物資運往中國大陸,民不聊生,各地反抗之聲頻傳。
1947年初,因一起緝菸血案,以及前往抗議的群眾遭行政長官公署衛兵開槍掃射,各地發生軍民衝突,國民政府調派大軍鎮壓,後續還有清鄉行動,許多與事件無關的臺籍菁英與百姓無辜遇
害,或逮捕之後不經審判而被監禁、處死或失蹤,後來官方調查報告死亡人數約18,000至28,000人,史稱「二二八事件」。此事件造成臺灣本省人與外省人長期的族群對立,以及後來的政黨
對抗,影響至深且廣,也埋下臺灣獨立運動的種子。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兩岸分治的格局開始形成。
·1968年,政府開始實施九年國民義務教育,對臺灣社會具有跨時代的重要意義。
·1970年代臺灣進入經濟起飛時代,由於石油危機帶來的全球經濟不景氣,1973年11月行政院院長蔣經國推動十大建設及十二大建設以穩定經濟發展。
臺灣產業形態也由以農漁業為主轉型為以
工業製造業與商業服務業為主,臺灣經濟發展迅速,人民所得與生活水準均有顯著提升。
·1979年12月,高雄市發生美麗島事件,是臺灣規模最大的民主抗爭事件,之後對被逮捕相關人士的軍事審判更引起國際矚目。
·1980年代,隨著產業從農業發展到輕重工業、國民教育普及,國內生產總值超過六千美元,臺灣名列亞洲四小龍之首。
·1986年戒嚴狀態下,中國國民黨默許民主進步黨成立。由於陳文成命案、江南案、十信案等冤案與醜聞相繼爆發、黨外人士的抗爭與民主訴求,導致1987年7月14日總統蔣經國宣佈「解嚴」的
主要原因,而強大的國際輿論帶給國民黨政府的壓力也不容忽視。隨後更進一步開放黨禁及報禁、開放民眾赴大陸探親。
1988年蔣經國去世,蔣家父子的威權統治隨之結束。
1990年代至今
·1999年9月21日南投地區發生芮氏規模達7.3的大地震,此為20世紀下半葉臺灣傷亡損失最大的天災,被稱作「九二一大地震」,後定此日為「國家防災日」。
·2003年3月14日臺灣首例非典型肺炎引發SARS風波,使得全臺灣產生恐慌浪潮,創下臺灣戰後以來,醫院封院、街坊封樓、醫院外全面發燒篩檢的首見景況。
·2004年3月19日,於總統大選前夕發生「三一九槍擊事件」,為中華民國政府遷台以來首次國家元首遭槍擊事件。
·2006年8月12日起,針對陳水扁總統任內爆發的政治醜聞,由前民主進步黨主席施明德於臺灣發起「百萬人民倒扁運動」,要求陳水扁總統負起政治責任下台,又稱「紅衫軍運動」。
·2013年7月,發生「洪仲丘事件」,促使民間團體發起「白衫軍運動」,要求政府重視軍中人權,促成國軍制度改革。
·2014年3月18日,由不滿簽署《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審查程序的大學生和研究生發起「太陽花學運」,約400名學生攻佔立法院。同年,3月23日,由於太陽花學運未獲政府正面回應,部分學生於晚間7時35分由行政院正門攻入,是為「323佔領行政院事件」。